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中共信阳市委党校 刘娟
“香案是供祖宗的地方,你贴一张大胡子画像做什么?”只见一位少年,正拿着一张画像,认真地把它贴在香案上。父亲见到后,厉声呵斥这位16岁的少年。
“这个人是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敬奉他,就能敬奉出一个新的社会。”少年坚定地说道。
这位少年就是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
吴焕先,1907年出生在新县箭厂河乡一个殷实的地主家庭。
15岁的时候,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麻城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18岁的吴焕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如何让山区农民了解外面的世界,如何认识到什么是革命,如何唤醒沉睡的乡民?吴焕先反复思考这些问题。最终他找到了答案,就是“破家闹革命”。他把自家的佃农、债户请到家里,对他们说:“从今以后,你们谁租我家的田地,这田地就归谁所有;你们谁欠我家的租子、债款,也不用交还了,连本带利统统勾销!”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吴焕先当着他们的面,将地契和借据全部烧掉,这一做法让许多农民都成了他的追随者。
1927年,黄麻起义以后,敌人开始疯狂反扑,吴焕先的6位亲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在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后,他带领群众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深山密林是我房,沙滩石板是我床。尽管敌人逞凶残,坚决斗争不投降。
1935年7月,吴焕先率部西进,接应中共中央和红军北上。同年8月,吴焕先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巍巍大别山,浓浓红色情。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28年红旗始终不倒”的红色奇迹。这里“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里,走出了3支主力红军、349位开国将军;这里,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视察并深入信阳调研,这块红色热土立刻就沸腾了起来。他在缅怀革命先烈,看望红军后代时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老区信阳掀起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作为革命烈士家属和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的代表之一,黄德耀老人始终致力于宣讲先辈们的革命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他动情地说:“只要能讲得动,我都会一直讲下去。作为红军的后代,我要做一根不能断的‘红’线,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红色故事传播得更远。”
一切朝前走,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如今,红色基因如春风化雨,滋润申城大地,如熹微晨光,温暖老区信阳。
英气长存,忠魂不灭,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忘记,惟有张扬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躯干;惟有传承先烈意志,才能感悟革命初心。他们的英烈英名,正如他们为之献身的这片辽阔而深厚的土地——浩气长存!
为落实“两个更好”重大要求,2020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2022年2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到信阳调研,决定设立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独一无二的历史机遇,有目共睹的未来潜力,在“两个更好”殷殷嘱托指引下,信阳市上下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系统推进“1335”工作布局,申城大地壮美的新时代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