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沙土地里挖出“金坨坨”

2021-11-25 来源:河南日报

11月20日上午,息县东岳镇石菜园村田野里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红薯收获机轰隆隆地开过,一个个红薯露出地面,被跟在后面的农家汉子、媳妇捡在筐里,送到车上,再运进工厂。

村民贾守堂已经连续两年种红薯了。今年他又流转了20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红薯,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除了采挖机械和运输车辆,还请了40多人下地帮忙。红薯亩产6000斤左右,每斤收购价7毛钱左右。今年毛收入至少80万元。”聊起收成,贾守堂脸上放着红光。

东岳镇像贾守堂这样的种植大户,已有数十人,全镇红薯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镇里还建起了红薯研发培训交易中心,建有1万平方米的保鲜窖、200亩的育苗大棚和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脱毒实验室,以及1条粉丝加工线、1条红薯自动分拣线,购买了11台大型配套生产机械。

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息县免费为群众培训红薯种植技术,无偿提供红薯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红薯成熟后统一收购,数万群众通过红薯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边红薯地里挖出“金坨坨”,那边小麦田里披上“绿纱衣”。在项店镇李楼村的万亩优质有机弱筋小麦种植基地,今秋种下的小麦已经出苗。派驻基地的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潘兹亮,正在田间查看苗情。

千里淮河穿境而过,让息县沃野千里,享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之美誉。息县粮食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26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20亿斤以上,这里出产的优质弱筋小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几年前,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公司与茅台集团签订协议,在这里建设优质有机弱筋小麦生产基地6万亩,采用订单农业方式生产优质酿酒专用麦,让淮畔小麦变成了“金种子”。

“丰富的农业资源是息县最显著的竞争优势,把握全国主食产业化发展机遇,聚焦主食产业是我县产业发展的最优选择。”息县代县长管保臣说。

近年来,息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力打造国人“生态主食厨房”,优质弱筋小麦、优质稻米、优质红薯、“稻渔共作”面积不断扩大,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全国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有机小麦)示范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4万余亩,2020年成功创建5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小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6.5%、85.9%。

“作为全省重点发展县,息县将自觉肩负起确保粮食安全重任,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紧盯稳产和提质两个目标,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做大做强优质弱筋小麦、优质稻米、特色红薯等主导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奋力实现‘两个更好’。”息县县委书记汪明君坚定地说。(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通讯员 余江)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