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与振兴老区经济研究

2021-06-10 来源:信阳市社科联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红色基因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多种场合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基因应该怎样界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2014年9月23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对红色基因进行了阐述,认为红色基因“就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第二种观点:新疆军区政委刘雷认为“红色基因是我党我军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根本血脉,是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精神法宝,是富国强军、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第三种观点:田歧瑞和黄蓉生认为,“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先进理想信念为导向的无产阶级思想性政治性,是无产阶级的灵魂,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正确的无产阶级政治性、思想性文化内容,是框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性状的主命线”。

一、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概述

红色基因就是红色文化的制度、观念、思想、传统、精神方面能够不断与时俱进的具有生命力的部分。红色基因是除了物质文化之外的包括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思想因子总称。红色基因决定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个基因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存多久;能够传承多久,红色江山就能持续多久”。所以,激活优秀的红色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对红色基因的内涵进行研究,决定着未来红色文化发展方向。红色文化的繁荣与红色政权的稳定都有赖于红色基因的激活来实现,这也是对红色基因的内涵与功能研究的初衷所在。

大别山红色基因是大别山革命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习惯风俗、精神、政策制度等通过语言、书籍、教育等多种渠道得以激活的,存在于当下又能发展于未来的连续的思想因子,是大别山红色文化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一体,大别山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因子,是红色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并决定着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作为革命老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调研指示精神,传承大别山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有力促进了老区振兴发展。

二、传承红色基因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大别山红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资源,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洇染而成的红色精神体现在作用于老区人民思想意识深处的革命精神、价值信仰与时代精神。除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资源,大别山革命老区还拥有十分丰富的物质资源,包括革命文物、革命遗址以及在历史遗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展览馆等。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是种独特的政治文化资源,同时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如果能实现其向经济资源有效合理的转化,不仅能够为老区振兴发展保驾护航,而且将有助于改善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为老区振兴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1.传承红色基因,为老区振兴发展提供价值理念

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因子,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与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作风、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为人民服务思想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价值理念,保证老区建设在社会主义轨道上健康运行。近年来,信阳革命老区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断,担当起弘扬践行大别山精神的政治责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推动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更好”目标提供雄厚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传承红色基因,促进老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地的风俗、人文建筑、历史风光等结合,可以形成广泛的文化产业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与推广。对于革命老区来说,红色文化是品牌,是资源,更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将促进老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助力老区经济实现新的腾飞。信阳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融合,早在2005年,为构建精品红色旅游景区,就编制了《河南大别山红色旅游专项规划》,确立了“苏区首府、将军故乡”的发展定位和“一轴三带四路八区”红色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国家发改委和文化和旅游部于2020年8月组织开展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最终遴选出60个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其中,河南省信阳市“红色旅游在老区扬帆起航——信阳市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入选。信阳革命老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推动老区振兴发展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3.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信阳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信阳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和农村,虽然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要打好这场硬仗,既要在机制、制度上进行创新探索,在人力、财力上给予保障,也需要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激励、引领。老区的干部群众,应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优良传统。用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为引资招才创造更多的条件,吸引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老区振兴发展。实践证明,“红色经济”已经成为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在老区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进一步凸显。

三、传承红色基因是老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引擎

作为中国革命最有力的支撑,革命老区保障了战争年代党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并在漫长的斗争年代中逐步形成了血浓于水的红色基因。进入新时代,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则因其强烈的价值引导力、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而成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主力阵地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合理充分地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才能够更加充分利用和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别山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贡献以及所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别山老区的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为了充分激发老区红色文化的潜能,发挥其经济价值,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传承老区红色基因。具体可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开展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开发工作:

1.传承红色基因,必须坚持协同合力原则,为老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文化,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协同用力,共同参与。一是政府主导加强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二是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库作用。三是引入社会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根据信阳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发展实际,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帮助,主动作为,建立多种投入机制,调动各界力量办文化,整合红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金大力发展经营性的红色文化项目,延展产业链和拓宽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保持红色文化的生命活力。只要社会各界参与开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红色基因的传承就能展现新的局面。

2.传承红色基因,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为老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

要科学挖掘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评估,建立可行性论证一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开发程序,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确定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科学规划红色文化的发展;要统筹整合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统筹整合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与该地区其他形式的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生态文化产业;要注重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良性互动,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崛起。老区人民在改革开放、脱贫奔小康的时代新征程中“继承红色传统,振兴绿色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充分将“红”“绿”资源完美结合,在红色土地上实现了绿色崛起。

3.传承红色基因,必须坚持区域整合原则,为老区绿色崛起提供精神支撑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理论与实践,红色文化要取得较好的发展,势必要求区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打破区域行政界线或者其他因素,实施统一规划,共建共享,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共赢。要使大别山这片红色热土生生不息,就要用最天然的方式去保护它,从红色中来、向绿色中去,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循环经济,支撑大别山红色文化永盛不衰。大别山革命老区各地要利用后发优势,努力把大别山革命老区打造成“红色土地、生态之乡”,在大别山区绿色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崛起一片生态文化、绿色经济强区。一要为老区绿色崛起提供精神支撑。二要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三要创建信阳红色文化的品牌优势。

作为中国革命最坚固的根据地,革命老区支撑了战争年代党和革命事业的发展,并在漫长的斗争年代中逐步形成了血浓于水的红色基因。进入新时代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成为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老区振兴发展的主力精神动力之一。地处大别山区的信阳,是鄂豫皖苏区首府和红四方面军总部所在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28年红旗不倒铸就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信阳有责任和义务把大别山精神传承好,用红色基因为广大干部注入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使之成为老区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共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祝辉)

作者简介

祝辉,1968年1月出生,河南固始人,中共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在《党的文献》《中华魂》《名人传记》《河南日报》《党的生活》《党史博览》《军事史林》《红岩春秋》《党史博采》等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吴焕先在鄂豫皖》《吴焕先》《吴焕先传记》《红二十五军长征人物传略》《吴焕先——军魂是怎样炼成的》《红二十五军民族政策及其现实启示》《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刘少奇与中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周恩来与大别山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从大别山根据地的创建看邓小平的政治谋略》《浴血西征路——记红30军副军长熊厚发》《解放海南岛牺牲的解放军最高将领黄长轩》《用红色文化培育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等文章近70篇。2019年7月被省委党史研究室选树为“全省党史系统先进典型”;2016年3月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党史研究室评为“全省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2012年2月荣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颁发的“从事党史工作20年”荣誉证书;2007年3月被河南省委办公厅评为“全省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3月被省委党史研究室评为“河南省党史工作先进工作者”;2001年5月被河南省委办公厅评为“全省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多次参加中组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等部门组织的学术研讨会,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全国获奖。系信阳市优秀社科专家、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届专家人才库成员。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