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何 波
2020年,全市科技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务实重干,开拓创新,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科技担当。市科技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集体嘉奖”“河南省文明单位”“全省科技政务信息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全省科技统计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全省技术市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勇于担当,在疫情防控中彰显科技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积极应对和服务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紧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安排85万元专项经费立项支持5个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引导全市广大一线医疗专家人才和科技型企业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为全市决战决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科技力量。疫情防控期间,市科技局研究出台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科技服务的通知》,制定了十二项精准服务措施,全力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指导双创载体减免入孵企业(团队)租金和物业水电费50余万元。积极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开展线上服务600余次,助力春耕备耕、春茶生产、复工复产。
持之以恒,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市科技局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三从三在三机制”,即从政策上激励、在项目上扶持,从发展上引导、在力度上加强,从申报上培育、在推荐上聚力,建立健全入库培育、梯次成长和多方联动三项机制。2020年通过高企认定55家(其中首次认定39家、重新认定16家),全市有效期内高企总数达到138家,超额完成省定、市定目标任务。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源头活水”,全市评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2家,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142%、省科技厅目标任务116%,总数位居全省第六(不含国家高新区)、黄淮四市首位,工作再创新高。同时,积极筛选推荐了一批科技型企业争创省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我市在创新主体培育,尤其是高企认定培育上的一系列扎实举措、显著成效得到了市委深改办充分肯定。
攻坚克难,在夯实创新基础上激发新活力
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落地信阳,获批河南省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科技园区各1家,备案省众创空间2家,建设河南省中原学者工作站、星创天地各3家,新增河南省科普传播基地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积极推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俊及其团队在市中心医院建立院士工作站。开展了2020年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组织申报工作,布局市级平台载体60余家。
积极作为,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实现新突破
全市争取获批立项“科技助力经济2020”国家级重点专项、“2020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各3项;2020年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6项,获批项目资金2081万元。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和参加线上线下技术对接会4场次。在项目攻关、技术对接、产学研合作等带动下,催生了一批科技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完成科技成果网上登记15项,登记技术合同75项,合同金额近2亿元。
开拓创新,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中谱写新篇章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和农业生产前旱后涝现象,市科技局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方式,引导支持全市广大科技特派员始终秉持初心,战疫情、保春耕、送技术、重培训,倾情服务“三农”,开展科技服务4600余次,组织各类技术培训1200余场次,培训人员40500余人次,为全面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大别山革命老区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1333”的经验做法,成功承办了全省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科技特派员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勠力同心,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迈出新步伐
2020年,全市实现企业研发预算备案数量首次突破300家,同比增长41.5%;组织169家企业成功申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同比增长27%;指导116家企业成功申请企业研发财政补助,数量同比增长73%,数量位居全省第六位,获省财政补助资金1548万元。着力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争取省“科技贷”资金7150万元,同比增长37.5%。兑现2019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奖励资金315万元。成立信阳市科技大市场,打造“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提升”的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有效打通了科技创新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深化一企一策一专班联系服务县区机制和三分之一工作法,为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重要贡献。2019年度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信阳市“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位居全省第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