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 博 盛 鹏
昨日,中共光山县委第十二届十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光山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光山新征程。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光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下足“绣花”功夫,书写了高质量脱贫的时代答卷。2019年5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宣布光山县等33 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目前,该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731 户100038人,已全部实现脱贫,10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国务院扶贫办将光山县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县列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项目,反映光山县脱贫攻坚题材的报告文学《时代答卷》在全国发行。2020年10月,光山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今年1 月,中共光山县委被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是我市唯一入选的单位。
——凝聚合力齐攻坚。光山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各项工作,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上下功夫,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中办先后选派5 批15 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光山县扶贫挂职,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全方位帮扶光山,与该县干群共同演绎了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省、市领导多次到该县指导、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向该县派出20名优秀处级后备干部到各乡镇挂职党委副书记,专抓扶贫工作。该县县委常委主动认责领责,带头下沉一线开展昼访夜谈;县委选派495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及助理,派出7160名党员干部与全县贫困户结对帮扶,93名副科级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88 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团支部书记,并成立137个扶贫工作队、340个村级脱贫责任组,构成了脱贫攻坚“尖兵方阵”。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集中人财物资源,抓好各项扶贫政策到户到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了“百企帮百村”“巧媳妇+脱贫”等系列活动,一大批民营企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创业成功人士主动参与帮扶脱贫工作。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凝聚了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
——发展产业促增收。光山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增收的关键措施,立足县域实际,挖掘资源优势,探索形成了“多彩田园”产业扶贫模式,并在全市示范推广。按照资源特色,该县推动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发展带动5户贫困户以上的“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工程631 个,累计带动贫困户32419 户次增收。同时,该县出台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引导近7000 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多彩田园”产业,建立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增收的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帮扶措施对贫困户覆盖率达100%。结合生态优势,该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茶叶、油茶等绿色产业,目前,茶叶达24 万亩、油茶达25.5 万亩,形成了绿色产业集群。为探索“电子商务+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该县开设各类网店逾2.6 万家、从业人员超5 万人、催生了网货生产企业400 多家、供货商520 多家、物流速递企业57 家,培育了光山羽绒和农副产品“光山十宝”两大电商品牌。2019 年,该县网销额43亿元以上,其中农副产品10亿多元。该县先后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电商特别县”“全国电商消贫十佳县”等称号。
——激发内力扶志气。从2017 年开始,该县开展以“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为主题的扶贫先扶志专项活动,通过“脱贫之星”“帮扶之星”等系列评先活动,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在该县,以7000 多名帮扶干部为主体,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扶志宣传员队伍,村村响起了“大喇叭”,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深入开展“规范红白喜事,倡树文明乡风”活动,丧事简办、喜事新办成为社会新风尚;组织开展了“咱村要发展、我家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广大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支持村级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群众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在该县开展的“我为家乡安路灯”“我为家乡栽棵树”“我为家乡治水塘”和乡镇提质等活动中,群众累计捐助资金达2.4亿元。由该县文艺工作者自发创作和演唱的《我爱你,光山》《共同奔小康》两首歌曲,广为传唱,引导、激励广大贫困群众“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涌现出身残志不残的电商达人孙雅莉、老当益壮实干脱贫的周家喜、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杨长太等一大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的典型。2018 年,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将该县扶贫“扶出精气神”评选为“2018民生示范工程”。
——抓好党建强保障。该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脱贫”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结合市委“严乡强村育新计划”,创新开展“建组织、树旗帜、亮身份、加油干”活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重点项目上、建在帮扶网格里,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组织41个,产业联合党总支4个、独立党支部46 个、重点项目临时党支部24 个,不断培育精准扶贫生力军。近年来,该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2.082 亿元,按照贫困村每村100 万元至150 万元、非贫困村40 万元的标准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贫困村年均收益8万元以上,非贫困村年均收益3万元以上,增强了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广大帮扶干部扎根基层、真情投入,把扶贫当家事、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涌现了一段段真情扶贫的典型事迹。省科技厅派驻罗陈乡周湾村第一书记李明凤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周湾村群众发展养蚕、油葵、艾蒿产业脱贫致富。市质监局挂职仙居乡党委副书记赵冰,从机关的女干部嬗变为扶贫工作的女汉子,以真心、爱心、精心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点赞。2018 年1 月8 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以《支部建在链上,产业连成一片》为题报道了该县党建扶贫工作。
——巩固成效防返贫。2019 年9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光山县考察调研时强调,“光山县今年退出了贫困县序列,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光山县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四个不摘”,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脱贫摘帽后各级干部责任的通知》和《光山县脱贫攻坚“八条纪律”》,进一步压实责任。所有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继续开展精准帮扶。该县将每周四确定为全县固定扶贫日,组织全县帮扶干部以多种形式开展帮扶活动,进一步查短板、补弱项,夯实工作基础。通过建立预警机制,新排查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两类人群”77户285人,进行重点帮扶。在产业、就业、兜底、消费扶贫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对该县茶叶、稻虾共作等产业实行防返贫保险,县财政对贫困户、边缘户按每人每年50元标准为其购买防返贫保险,确保高质量脱贫,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山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把“六稳”“六保”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防返贫的长效机制,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五道防线”精准防返贫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 靖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731户100038人实现脱贫,106 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荣获2020 年全国“ 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这,是光山县脱贫攻坚的成绩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该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光山县出台了《关于加强开展未脱贫人口帮扶工作意见》《关于做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兜底扶贫和重点户、重点村脱贫攻坚以及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动态帮扶等多方面工作意见,克服疫情影响,进一步构建防止返贫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发展产业防返贫。该县实施“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工程,对从事“多彩田园”产业的脱贫监测户实行奖补;增强财政扶贫项目的带贫能力,2020 年用于产业发展的整合财政资金优先向监测户倾斜;实施市场经济主体、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带动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实行扶贫小额信贷倾斜等措施,促进其增收。
扩大就业防返贫。该县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到本地市场主体就业,对有外出意愿的持续搞好就业培训;增加公益岗位,扩大公益范围,在原有11042 个公益岗位基础上,每个贫困村增加公益岗位2 个,非贫困村1 个;积极组织本地企业复工复产,增加劳动力就业;组织外出务工就业等,保证了其收入不因疫情而下降。
强化社会帮扶防返贫。该县由社会扶贫组牵头,组织县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工商联、工会等单位,通过超市直销、机关单位承销、市场主体带销、电子商务展销、帮扶单位和各社会团体助销等方式积极消费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
依靠兜底保障防返贫。在该县,凡是符合低保标准的做到应纳尽纳,并根据实际情况,提标扩面,变人保为户保。同时,落实特困、临时救助、高龄补助、残疾人“两补”、孤儿生活保障等多种兜底政策,确保未脱贫人口和“两类户”收入有保障。
建立保险机制防返贫。该县制定了《光山县2020年产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对全县茶叶、稻虾共作等产业实行防返贫保险,严防因产业投资失败而返贫。同时,对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已脱贫户等重点人群,县财政按每人每年50元标准为其购买防贫保险,从源头上解决因病、因学、因灾等返贫问题。
“电商+”富大家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晶晶
春节临近,光山县良友服饰扶贫车间里羽绒服生产忙中有序。如今,该县羽绒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已销售至全球120多个国家,年网上销售产值达40亿元,曾经的小羽绒成为脱贫致富的大产业。该县通过大力实施“电商+”战略,积极培育羽绒、农副产品等知名品牌,探索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电商扶贫新路径,闯出群众致富增收新天地。
作为全国电商消贫十佳县,政府多举措支持电商发展。该县通过规划引领、专人负责、政策奖补、配套服务,营造了电商助推脱贫攻坚的宽松环境。政府主导出台政策支持,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及时搭建线上线下发展平台、完善县乡物流,为电商业务发展奠定基础。培育有规模、有素质的电商人才队伍,通过引进电商精英、培训本土人才、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更新发展观念等方式,使人才发展与电商升级同步,符合市场需要。大力培育电商产品品牌,做强做大光山羽绒和“光山十宝”两大系列产品销售,通过创建基地、提升工艺、注册商标等途径,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扩大产业规模、增加销售产值。
电商的发展开创了脱贫带贫新模式,助力群众脱贫增收。该县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电商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电商企业+贫困户”“自主创业+贫困户”“电商达人+贫困户”“产业基地+贫困户”等带贫模式,不仅让贫困户找到了工作,有了新盼头,保证了稳定的家庭收入,而且有的甚至成为致富能手,传帮带让更多贫困群众奔小康。
去年疫情期间,该县通过电商直播带货,有力地降低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先后利用“易采光山”和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开展直播带货550多场。尤其是该县领导带头为农特产品网上代言,各级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大胆尝试直播带货活动,促进农产品上行。据统计,直播共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收入3142万元,其中仅“光山十宝”系列产品销售收入1427万元,有力地保护了光山种植、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相关链接
荣 誉
■2015年12月,光山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
■2016年5月,光山县荣获河南省妇联和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等五部门颁发的“河南省巧媳妇创业就业脱贫工程示范县”和“巧媳妇工程推动大奖”
■2016年10月,光山县电商扶贫进农村项目被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等评为“2016年民生示范工程”
■2016年10月,光山县扶贫办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
■2017年4月,光山县被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评为“2016年电商消贫十佳县”
■2018年4月27日,光山县被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2017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
■2018年10月,光山健康扶贫工作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表扬
■2019年7月,光山县被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财政厅授予“河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级)”
■2020年10月,光山县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21年1月,中共光山县委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