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锐出战 务实重干

2021-01-13 来源:信阳日报

固始.jpg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北邻淮河,南依大别山,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33个乡镇(街道)和2个产业集聚区,有行政村(社区)660个,总人口179万。固始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建县有近2000年历史,东汉光武帝刘秀取“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之意,封开国元勋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固始由此得名;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盛产水稻、水产品、茶叶等,拥有固始鸡、固始白鹅、固始麻鸭、豫南黑猪等地方优质畜禽品种,是全国首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业建设示范县”;生态宜人,文化厚重,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是中国书法之乡、柳编之乡、名茶之乡。

近年来,固始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嘱托,坚定扛稳政治责任,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尽锐出战,强力攻坚,2019年5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摘帽后,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2020年8月高质量通过国家普查验收。目前,已全面完成脱贫任务,1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409.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亿元,分别是2014年的1.6倍、1.5倍;2020年年初,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15个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聚焦“四个不摘” 扛稳政治责任

摘帽不摘责任。该县坚持县党政主职带头抓脱贫攻坚,县人大、县政协主职和县委常委任重大专项组组长,41名处级领导联乡包村,569个村级责任组靠前作战的攻坚机制,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指挥部工作会议等,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上率下传导压力,县党政主职带头研究谋划年度计划、重要措施、重点工作,带头遍访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带头在一线督战;各乡镇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遍访2020年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逐户研判情况,解决具体问题。每年年初在原有机制上实行提级包保措施,每个乡镇选择3个扶贫任务较重、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村,分别由包乡处级领导、乡镇党政主职联系包保,把责任压得更实。

摘帽不摘政策。2016年以来,该县围绕省委省政府转移就业脱贫等“5个方案”,省政府教育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和市委、市政府14个重大专项方案,建立完善全县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研究创新符合实际的思路举措,为实现脱贫摘帽提供有力支撑。摘帽以后,继续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特别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先后出台稳岗就业、复工复产、兜底保障等政策,确保在“既不拔高标准、也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工作开展到哪里,政策跟进到哪里;群众需求到哪里,政策延伸到哪里。

摘帽不摘帮扶。该县保持队伍稳定,在帮扶力量不减、驻村队伍不撤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强、轮换、新增驻村干部212名。按照贫困村每村3人标准派出驻村工作队,并主动向非贫困村每村派出2人驻村,共派出驻村队员1307名;要求除一线教师和医生外,8769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5.5万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实行双重帮扶,在原帮扶关系不变的基础上,每位处级领导再联系一户脱贫监测户、一户边缘易致贫户、3户2020年脱贫户,所有的科级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对“三类户”帮扶全覆盖。持续定点帮扶,持续加大帮扶力度,32名市派乡镇专职副书记、8名市派驻村第一书记扎根乡村,成绩突出;国机集团、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厅、省测绘局、省中医药大学、信阳农林学院等定点帮扶单位依托自身优势,多渠道给予帮助和支持,如国机集团组织400名乡村教师和校长赴陕西师大开展培训,投入40万元为乡村医生进行技能培训。

摘帽不摘监管。该县强化考核督导,细化脱贫攻坚责任制,落实最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坚持每月进行常规督导,结合省、市工作安排进行重点督导,定期不定期对干部作风明察暗访,将压力传导到位。强化双向激励,严查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表彰重用在扶贫一线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以严实作风、鲜明导向保障脱贫攻坚。2016年以来,累计追责问责党员干部765人次,其中党政纪处分158人次,组织处理607人次,2020年追责问责115人次;累计提拔重用扶贫一线干部386人,将表彰奖励向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一线干部倾斜,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担当作为的攻坚斗志。

聚焦“两类人群” 强化监测帮扶

该县出台《关于建立脱贫不稳定与边缘易致贫人口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的通知》等文件,把开展“两类人群”识别和监测帮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消除新的返贫致贫风险,确保脱贫成效。

坚持应纳尽纳。2019年以来,该县按照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识别标准,通过农户申报、县乡村干部走访排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途径,经村级初选、乡镇审核、县级确定程序,累计识别脱贫监测户936户2753人,识别边缘易致贫户548户1805人,其中2020年识别脱贫监测户282户766人,边缘易致贫户55户190人。

落实精准帮扶。据统计,在返贫致贫风险中,大病因素占41.65%,残疾因素占21.37%,教育负担因素占7.26%,其他因素占29.72%。对脱贫监测户,该县认真研判返贫风险点,在原有帮扶措施的基础上针对性增加措施,确保不发生返贫;对边缘易致贫户,逐户研判致贫风险点,新增就业帮扶382户,产业帮扶61户,为78户发放小额信贷,落实危房改造24户,落实生态扶贫政策473户,落实综合保障性措施483户。目前,除新增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外,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比例为100%。

购买“防返贫保险”。该县财政出资63万元,为全县所有脱贫户购买“防返贫险”,对贫困户因病、因学、因灾出现返贫风险的,给予最低1500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保险救助。

聚焦产业就业 确保持续增收

该县拓宽产业、就业两大增收渠道,规范健全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过程,持续稳定增收。

产业帮扶促增收。该县扶持“固始鸡”“固始白鹅”“豫南黑猪”“信阳毛尖”等驰名品牌,构建“1+N”带贫模式,重点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水产、旅游等富民产业,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99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65个;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共发展茶业20万亩、油茶3.1万亩、设施农业2.56万亩、猕猴桃1.2万亩、食用菌23万平方米、17万亩专供茅台有机小麦,各类产业措施累计带贫11.8万人。2020年,继续推进重点带贫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投入1.86亿元建设纺织扶贫工业园,采取资产收益模式,带动343个村每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为4200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补贴,吸纳贫困劳动力50人;投入1259万元,建设恒康食用菌扶贫基地,带动330户贫困户增收。

就业帮扶促增收。2016年以来,该县发动“天下固始人”,鼓励“老板带老乡”,引导群众外出创业就业60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6829人,基本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鼓励乡镇因地制宜创办扶贫车间,发展带贫企业,实现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28957人;积极开发公益岗位,实现公益岗位就业16252人,年均岗位补贴3600元以上。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收入,举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已培训39526人次;开展贫困人口实用技能培训,已培训26759人次。目前,全县共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77244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就业率达100%。

聚焦民生保障 夯实脱贫基础

教育扶贫拔穷根。该县把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教育保障范围,确保没有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让贫困家庭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固始县财政投入2.3亿元高标准兴建国机励志扶贫学校,贫困学生吃住行全免费,国机集团免费提供校服费、保险费、医疗费和教辅读物费,目前在校贫困生5000余名,同时聘请贫困学生家长在学校当管理员和保洁员,年均收入2万元以上。

医疗扶贫保健康。该县将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和特殊救助政策,参保缴费五保户全免,贫困户补贴30元。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县内就医“一站式”结算和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贫困户住院合规部分报销比例为90%,最大限度减轻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确保不因病致贫返贫。同时,针对慢性病发病率高等问题,放宽慢性病门诊政策门槛,在乡镇卫生院设慢性病门诊室,全科医生坐诊,同时提高门诊慢性病包干报销比例,实现多种慢性病混合报销,最高每月360元。目前,全县共办理贫困人员慢性病门诊卡75625人,实现了应办尽办。

危房改造保安全。该县深入推进“危房清零”行动,2016年以来共统筹资金近5亿元,累计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8719户。在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改任务的基础上,对12万户“4类重点对象”房屋进行鉴定,着力解决变量问题,新完成农村4类户危房改造1349户,其中包括在夏季洪涝灾害中损毁房屋的54户。对低洼易涝和深山区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累计搬迁2991户8672人,35个集中安置点和3个乡镇的分散安置点全部建成入住。在移民搬迁入住后,完善了搬迁点就医就学及水电路等社区功能配套,创新规范了搬迁点社区管理制度,落实了后续帮扶措施。鼓励外出务工2015人,引导就近就业1414人,安排公益岗位1001人,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收益覆盖困难户575户,纳入兜底保障1980人,贫困户搬出了“穷窝”,实现了安居乐业。

聚焦合力攻坚 凝聚脱贫共识

该县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创新以奖代补机制。2017年,该县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对贫困户自愿发展生产、当年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达到3000元、6000元及1万元以上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年收入达到1万元、2万元及3万元以上的,分别奖补1000元、2000元、3000元,用于补贴贫困户生产成本和交通费用。对从固始火车站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往返火车票全额补贴;对县内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5户以上的给予奖励,帮扶企业使用扶贫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县财政给予贴息。目前,累计兑现“以奖代补”资金2.34亿元,带动贫困户8.7万户。同时,持续开展“选树”活动,教育激励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涌现出了勤劳脱贫的范仲平、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王应付等一大批艰苦奋斗、自主脱贫的优秀典型。

创新孝善敬老机制。该县探索实施“子女自愿缴纳赡养费+县乡两级财政补贴+社会捐助+村集体补助金”养老基金新模式,对有子女的老人,贫困户60周岁以上的、非贫困户70周岁以上的,签订赡养协议,子女按季度缴纳赡养费,县财政按10%给予补助,并鼓励社会各界捐助。目前,全县已签订赡养协议的老人有65609人,子女共缴纳基础赡养金1.29亿元,县财政配套补助资金1286万元,社会和个人捐助163万元,累计发放孝善敬老金1.43亿元。同时,印发《关于敦促将被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联合通告》,重点对不尽赡养义务的群众进行教育,对其进行规范约束。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制度,设立“红黑榜”“孝善榜”,树立良好社会舆论导向,弘扬孝老爱亲文明新风。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2016年以来,该县累计整合财政资金40.78亿元投入扶贫工作,其中县级财政投入12.71亿元,共实施扶贫项目2268个。特别是脱贫摘帽以后,持续统筹整合资金投入扶贫工作,2020年统筹整合资金9.4亿元,比2019年增长1.68亿元,增幅21.79%,其中县级财政投入资金4.2亿元,比2019年增长276%。在金融扶贫方面,建立“四大金融扶贫体系”,全县信用评级总户数356055户,评级A级以上的农户信用率为94.57%。截至目前,全县金融机构扶贫贷款余额11.12亿元,其中扶贫小额贷款1.96亿元,带动贫困户10488户。2020年以来,在符合贷款条件、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帮助78户边缘易致贫户贷款,贷款金额48.3万元。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