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 车
记者昨日从罗山县扶贫办获悉,截至目前,该县9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了贫困序列,7140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10.1%降至0,实现了绝对贫困动态清零。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89.7元,增长5.6%,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卫生等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扛稳一个责任,攻坚战力强起来。该县建立“5+3”专班工作机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多个工作专班和工作组;全县选派帮扶责任人6690人,每名帮扶干部直接帮扶1-5户贫困户;成立201个村级脱贫责任组,组建287个驻村团队,派出驻村工作队员663人、驻村团队队员2334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17名,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长期坚守扶贫一线。
聚焦两个精准,脱贫质量高起来。该县科学谋划扶贫项目,完善扶贫项目库,坚持“一户一策”、到户到人,集中解决贫困村、贫困户急需的饮用水、渠、路、增收、医疗、教育等短板弱项“急难特”问题。
拓宽三种渠道,群众钱袋鼓起来。该县通过做大做强扶贫产业,持续转移就业,用金融助推扶贫,5年来共建成“多彩田园”示范工程121个、扶贫车间20个、光伏发电54座,辐射带动贫困群众3万余人次,建成小龙虾简易交易市场,推介引导10余家大型经销商落户罗山,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5万亩、花生种植12万亩、弱筋小麦种植10万亩、油茶种植11.6万亩、茶园30万亩;全县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13亿元,带动617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促进四个提升,乡村生活好起来。该县逐步提升医疗保障、教育扶贫、兜底保障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逐步形成了符合罗山实际的“一免、两创新、五保障”医疗保障体系,同时坚持把智力扶贫作为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治本之策,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农村生活污水乱排放管理、行政村公共厕所占比均达到100%,各类生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