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华跟烈士母亲在一起 (资料图)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蕾
今年54岁的王克华是浉河区车站街道六里棚社区的居民。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烈士家庭,周围群众在谈起他时,无不佩服称赞。昨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王克华,听他讲述了这段以爱为名的守护。
“最初是通信,因为那时年龄太小,家里也比较穷,没法亲自去唐河,就选择写信给烈士父母。”1979年10月的一天,当时正在家乡商城县上初中二年级的王克华,被报纸上南阳市唐河县一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郝修常在保卫南国边疆的战斗中为掩护全连战士转移而壮烈牺牲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因为我大哥在1974年6月因公牺牲了,当时父母也备受打击,我就想到烈士父母肯定也很难过。为了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希望,我决定给他们写信。”王克华告诉记者。
经过深思熟虑,王克华给郝修常的父亲郝生荣和母亲孙桂枝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你们虽然失去了儿子,但有千千万万的青年愿做你们的儿子。如果你们不嫌弃,我愿做你们的儿子,照顾你们终生。”不久,王克华就收到了烈士父母的回信:“克华,谢谢你,我们虽然失去了修常,但又意外得到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儿子,我们太幸运了。”
就这样,两个相距300多公里的农村家庭建立起了联系。
1982年,年满18岁的王克华报名参军,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奔赴新疆戍边。在部队里,王克华依然坚持写信给烈士父母,并从每月不多的津贴中拿出一部分寄给他们。夏季到了,他给二位老人寄去蚊帐;冬天来了,他又给老人寄去皮棉鞋、棉大衣;逢年过节,他还提前寄去新疆的葡萄干、瓜脯。
1985年10月的一天,王克华突然接到家中“父病重速归”的加急电报。经组织批准后,他怀着万分焦急的心情从新疆踏上了返乡的列车。车走到郑州时,王克华想起了失去爱子的烈士父母,他毅然踏上了从郑州开往唐河的长途汽车,希望自己的到来能给烈士父母带去慰藉。
几经周折,王克华来到了烈士家中,还没开口,两位老人就认出了他。“我知道你就是克华,你跟我梦里长的一样。”孙桂枝老人用手擦了擦眼泪说。那一次,王克华在烈士家中住了3天,担水扫地,屋里屋外、田间地头不停地干活。临走时,他拿出原本准备为父亲治病的100元钱交给烈士的父母,但两位老人已经得知王克华的父亲病重的情况,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自从王克华第一次到唐河探亲之后,每次探亲或休假,他都要到烈士家里探望,就连谈恋爱和旅行结婚也不例外。1988年12月28日,王克华带着新婚妻子杨芳,冒着鹅毛大雪,顶着凛冽的寒风,奔向了旅行结婚的第一站——烈士的家乡。这对新婚夫妇离开烈士家时,全家七八口人加上20多个邻居为他们送行,送到村口、送到大路上,直到两人坐上公共汽车,乡亲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1997年9月,王克华转业到信阳市公路局工程处。尽管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他依然秉承着“再苦不能苦烈士父母”的信念,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时,只要有时间,他就去南阳看望两位老人,给他们送钱送物。1998年4月,郝生荣老人去世了,王克华得知后,揣着借来的500元钱一路哭着赶到南阳。按照当地的风俗,他像儿子一样披麻带孝,为老人送行。2017年,孙桂芝老人去世,王克华再次像儿子一样,亲自为老人送行。
从王克华给烈士父母寄出第一封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9年。他也从一位少年,变成了已有华发的中年人。“两位老人虽然都去世了,但我们两家的情谊还在,今年8月份我又回去了一趟,不仅是回去扫墓,也看看烈士的家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王克华说,以后他还会经常回去探亲,因为那里永远是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