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里的大学

2015-07-14 来源:搜狐教育

  咖啡文化倡导自由,崇尚交流,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这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所以,来到咖啡馆绝不仅仅只是喝咖啡。大学的咖啡馆只是提供了一个场所,而咖啡馆里的“大学”却耕耘着学术沃土。

  西方大学的“咖啡文化”

  周二下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大二学生凯瑟琳被告知接下来的一堂课将在本校的本塔纳斯咖啡馆进行。凯瑟琳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了。她收拾好东西就去了咖啡馆,教授和同学已经等在那里了。轻缓的音乐,低垂的帷幕将咖啡馆与外面喧嚣的世界相隔绝。在丝丝缕缕的咖啡香气里,这堂课就开始了。课程内容是关于西方古典文学的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不同思想激烈碰撞,颇有几分学术争鸣的味道。

  这样的场景在海外名校中可谓屡见不鲜。随处可见的咖啡馆提供给全校师生一个休憩、闲聊的空间,不同专业的教授可以在这里互通有无、你争我辩,教授们可以给学生答疑解惑、教学相长。尽管这些咖啡馆远没有课堂那么正式、严肃,却可能蕴藏着比课堂更多的灵感及创意。

  大学的咖啡馆具有沙龙性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彼此间不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人还在交流碰撞中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诱发了重要发现。近代英国的启蒙运动,便是从牛津大学的咖啡馆里开始的。1650年,一位黎巴嫩商人雅各布在牛津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热衷时尚的大学生们很快迷上了这一新奇饮料,教授们也逐渐成了咖啡馆里的常客。这家咖啡馆后来成为欧洲思想交流的阵地。约翰·洛克、罗伯特·胡克等启蒙大师就曾在这里碰撞激烈的思想火花。之后,随着咖啡馆向欧洲大陆的输出,欧洲大师辈出的启蒙时代到来了。

  在法国,或是香榭丽舍大街,或是蒙马特高地的窄巷,咖啡馆无处不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咖啡馆是大学师生、学者、艺术家们聚会漫谈的社交场所。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蒙马特的学院咖啡馆,在19世纪,它被誉为巴黎大学时代的标志。在这里长期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他们一起研究学术,一起讨论问题,共同构筑了辉煌的巴黎大学时代。

  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一生与咖啡馆结下了不解之缘。1896年,他就读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这里,利马特河畔的都会咖啡店是爱因斯坦与朋友们常去的地方。他们边喝咖啡边交谈,聊聊人生,聊聊科学,当然谈得最多的还是物理学。他们谈论牛顿力学,“牛顿把这个归为神的意志。康德把神意视为先验,而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又是先验的。一旦躲进了先验的神山,我们物理学家就无能为力了。要把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从先验的神山上拉下来,用我们的经验来检验它们!”年方20岁的爱因斯坦在咖啡馆里向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牛顿力学基本原理发起挑战。

  毕业后,爱因斯坦搬到了伯尔尼,为了谋生,做起了物理家教,一个小时收取三法郎的报酬。爱因斯坦施教的地点是奥林比亚咖啡馆。他和他的学生、朋友(有些学生最后成了他的朋友)在咖啡馆里一边喝着咖啡、吃点简单东西,一边讨论数学、物理、哲学等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后来,爱因斯坦和索洛文等人戏称这种聚会形式为“奥林比亚科学院”。这所特殊的“学院”对爱因斯坦后来在科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起了很大作用。

  历史悠久的咖啡文化令海外高校咖啡馆“遍地开花”,而大学所做的不过是将各种学术思想火花的碰撞地搬到了象牙塔外,搬到了咖啡馆里。比如赫尔辛基大学,就把咖啡馆变成了远近驰名的“思想角”,全校师生可以任意在这里高谈阔论,各抒己见。每两周,学生社团或教授会来这里开设以科学和教育为主题的讲座,比如“与考古学家见面”“宗教和城市空间”等,访客们可以免费参与,自由提问、讨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每年都会组织新生和教授或者研究生助教去喝咖啡(或茶),其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

  普林斯顿大学更是如此。知名大学教授、学者王则柯在回忆自己普林斯顿留学生活时,形容这项喝咖啡的传统到了“正式的课可以偶尔不上、咖啡室聊天却不能缺席太多的程度”。而聊天的内容亦是五花八门,逸事趣闻,棋牌游戏,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咖啡馆里谈天说地,少了些许桎梏和计较,多了一份自由和洒脱,也最容易激发人的灵感。天才思想的火花,只在一刹那,咖啡馆不过是给天才提供了一个发散思维、拓展想象力的空间而已,而这或许是这所著名学府诞生了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

  中国咖啡馆里的“师生关系”

  国内高校咖啡馆远没有国外这么普遍,究其原因,可能和中国并没有西方如此浓厚的咖啡文化有关。中国人爱喝茶,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几乎等同于油盐酱醋这些生活必需品了。但不管是咖啡厅咖啡馆,还是茶馆茶吧,在大学里都如凤毛麟角,鲜得一见。即便有咖啡馆,也只是学生聚会、情侣约会的场所,教授与学生很少会坐在一起喝咖啡,更遑论学术了。

  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所高校发现,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咖啡馆,在校生和近几届的毕业生是咖啡馆的常客。魏公村的雕刻时光咖啡馆临近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两所高校,自然而然被周边的学术气息所浸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聚集的港湾。咖啡馆也布置得颇有书香气息,店内一角各种书籍整齐陈列,爱看书的客人取读自便。

  尽管咖啡馆有着地利之便,但大家似乎没有把咖啡馆看成是探讨学术、激活思想火花的重要场所。“雕刻时光”店里的服务生小叶接受本文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很少看见师生一起出现在咖啡馆里聊天、共同讨论什么话题,“之前确实碰到过有几位客人拿着电脑、笔记本在这里开会,但那是公司主管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其他咖啡馆情况类似。中央民族大学的西尚咖啡馆,中国人民大学的泊星地、水穿石咖啡馆都颇受年轻学子欢迎,但这里却难以见到师生交流的景象。中国人民大学大三学生刘妍很喜欢在闲暇之余与闺蜜到泊星地喝上一杯浓浓的咖啡,彼此聊聊天或者什么都不说,就静坐在那儿,享受午后时光的一份静谧。“现在生活节奏都太快了,难得有清闲时候。就拿我们大三来说,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心,比如实习,毕业后是要直接工作呢还是考研,这些事情都得考虑了。压力太大了,所以有时会和朋友一起出去喝杯咖啡,聊聊天,也能缓解压力。”

  谈及师生课余到咖啡馆里探讨学术,刘妍认为把教室搬到咖啡馆确实有利于大家在一个相对轻松自在的氛围里发表看法,但同时她觉得,假如有老师在场,学生们都会谨言慎行,反而会放不开。“同学间平常嘻嘻哈哈开玩笑惯了,老师在场就不敢随便说了,会觉得‘不自在’。”

  “不自在”恰能归纳当前高校师生交流中所面临的尴尬状况。国外高校师生交流相对频繁,学生可以在下课后和教授们在校园里一起生活、交谈,而国内很多大学,一到下午四五点,教授们就离开校园了,这导致大学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时间极其有限。

  根据麦可思研究,2014届毕业生中仅有22%的人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课下交流。其中,本科毕业生中有17%的人与任课教师“每周至少一次”课下交流,而高职高专毕业生该比例则为28%。

  国内的大学教授和学生不见得真的那么喜欢喝咖啡,也并不是非喝咖啡不可,只是缺少了师生在一起交流共叙的场合,少了一种文化氛围。想想我们的许多大学校园,各种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城区之外的新校区越来越大,而教授们与学生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了。早上教授们从市区坐车或驾车赶来学校上完课就走了;学生们也是一样,从宿舍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到教室上完课,也走了。偌大的校园,却无留人之处,无留人之能,又谈何育人呢?

  链接

  在有“全国最美校园”之称的厦门大学里,教育和咖啡有了交集:自2007 年迄今,校园内大大小小的咖啡屋已开设了20 多家。其中,既有校外人士、后勤集团经营的,也有学生、学院自主经营的。走在厦大校园内,每隔100 多米就能看见一家咖啡屋。厦大外文学院每年都会举办“院长咖啡”活动,邀请本科生或研究生参加,轻松自在的氛围让同学们能够和院长们无所不谈。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