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南篇】电子社保的“信阳范本”

2017-02-15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信阳新闻网2月15日讯 2月7日,新春首个工作日,信阳钢铁公司社保科科长刘志强的办公室里就迎来了一批新上岗的职工,他们都是前来办理职工养老保险事宜的。

“大家把材料交给我就行了哈。不用你跑腿,也不用我跑腿,咱让信息跑腿!”刘志强一句话把大家逗乐了,但仍有人疑惑“咋样让信息跑腿?”只见他不慌不忙,打开办公电脑,登陆“信阳市养老保险网上经办系统”,填写表格、将相关证件扫描上传后,鼠标一点,不到1分钟,电脑就显示业务已被市人社局网上办事大厅2号综合柜组受理,2分钟后,业务办结,有人惊呼“信息跑腿成功了”!

“不让人跑腿,让信息跑腿”,正是信阳市作为全国电子社保示范城市的最形象诠释,也是信阳市人社局企业养老保险中心创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的最直观体现。它方便的是老百姓,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思路一变天地宽

刘志强至今想起以前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的情景仍心存余悸。

“我们厂有近8000名职工,其中退休的就有近3000人,职工的流动率也高,新增、中断、续保、终止等业务量很大。那时候,我一周至少要跑三趟50公里外的市人社局,背着大包小包的材料,紧赶慢赶,疲惫不堪。现在好了,如果没有新增的退休人员需要上报纸质人事档案,我压根不用再跑一趟!”

跑路可怕,比跑路更可怕的是排队。

信阳三五八厂的下岗职工李春红深有感触。她下岗后在南方自谋职业,每年来回信阳到服务大厅缴养老保险费,各项开支动辄数千元,可明明只请了两天的假,来回两天却压根办不了。为啥?人太多,排成了“长龙”。一天办不了,只能第二天再来!

苦不堪言的还有市人社局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随着信阳国企改革和全民社保的快速推进,大批企业职工转变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群迅速扩展。其中,仅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就达48万多人,而灵活就业的人数占正常参保缴费人数的70%以上,个别县区甚至超过80%,经办机构人员年服务人次比例高达1∶5517。

“在缴费高峰期,很多参保人员一大早就赶来排队,长队能排到马路边。人多,办得还慢。我们也想快点办,可快不了啊!每个新增人员,光录入信息就需要八九分钟,还有审核、复核、计核……”市人社局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李云说,“没办法,我们就提前上班,推迟下班,中午忙得根本吃不上饭,但参保人员还会因为排队等候对我们牢骚满腹。不夸张地说,跑腿、排队,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噩梦’!”

两年前,这场“噩梦”终于得醒了。

2013年春节前夕,信阳市人社局新班子走马上任后的碰头会上,大家针对服务大厅排长队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达成共识:“大厅再大也提供不了优质服务,队伍排得再整齐老百姓还是要跑腿、要排队。只有让老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服务!”

“让老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局班子成员的这一共识与全国电子社保城市建设的步伐不谋而合。2013年年初,省人社厅有关领导在信阳调研时,透露了省厅正在选择全国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建设试点的消息。信阳市人社局当即请缨:“信阳愿意试!”

立下了“军令状”,局班子每一名成员的脑中对建设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却都没有明晰的概念,但都清楚信阳与其他城市比,没有太多优势,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思路一变天地宽,现代科技能带来无限可能。只要我们真心为民,创新争先,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我们当然不是蛮干,我们除了信心和干劲,还有一个坚强的基础,那就是我们的企业养老保险信息化工作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市人社局局长李强说,信息化是电子社保的基石,没有信息化,电子社保无异于空中楼阁,

而信阳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套经得起历史考验和适应现实需要的信息化系统。这正是他毋庸置疑的“底气”所在。

筚路蓝缕“信息路”

市企业养老保险中心主任胡士金清楚地知道,这底气,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过去是粗放式管理,就管俩数,一个收,一个支。某个企业有多少人,每人缴费基数是多少,应缴数是多少,我们根本没法说清楚,企业往往就不配合。钱收不上来,养老金发不下去,就是个社会问题。”2003年走马上任时,摆在胡士金面前的是“社保数据管理混乱”的烂摊子:“要想破这个局,就必须从基础抓起,把数据搞清楚,‘具体到人,管理到月,精确到每一分’。但这是海量的数据,靠手工管理是不现实的,信息化建设就提上了日程。”

“当时条件相当困难,开始干的时候,连一台像样的电脑都没有,已经停用、废弃的几台电脑拼装起来就算是我们的家当。”2003年8月7日,现任市人社局电子政务中心主任陈启军被从平桥区劳动局借调过来,担纲开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重任。

系统开发,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走路都在思考问题”的陈启军需要全身心地冷静思考,为此,他吃住在办公室,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态,白天的办公桌夜晚就变成了床。

2004年冬季的一天,很久没回家的陈启军回去拿换洗衣服,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出发了。天冷路面结冰,骑着电动车的他一不小心摔倒在地,造成第三根脊柱压缩性骨折。第二天他就用绳子把笔记本电脑挂在病床上方,躺在病床上忘情地投入工作。“腰不能动了,但我的手可以操作,脑子还好使。”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每到天阴下雨,陈启军的腰就有隐痛。

市人社局现任企业养老保险中心信息科副科长邹超,2004年同样被从平桥区劳动局借调过来,和陈启军一起组成系统研发攻坚小组。刚刚新婚的他立即面临着长期加班加点的工作。“爱人理解吗?”面对记者的疑问,邹超的话犹如绕口令一般:“不理解,到现在还是不理解,但习惯了,接受了。她不理解我们倒也理解。”

市人社局养老保险中心征缴科副科长叶婷,2004年一毕业就被招录入市人社局,负责“把以前的手工台账转变成电子台账”。

“我印象中最惊心动魄的是2005年7月,我们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录入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一年的数据。纸质资料,手工录入,工作量大得你想象不到。我们十多人挤在一个小会议室里,大家不分男女,两班倒,人停机器不停,通宵达旦地工作。那一个月,我的生物钟都颠倒了,一到晚上可精神。”

边开发,边使用,系统开发很快见了效益。全中心二十来人全部在加班加点,干劲十足。系统开发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产生碰撞,形成新的思路,不断被更新被完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难的是历史数据的恢复。为了让历史数据成为“铁数据”,攻坚小组先后开发出“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和“历史数据恢复系统”,两个系统以同一年月为起点,分别向前后两个方向运行,最终于2007年7月,实现了两套系统数据的无缝对接。

“信息化建设一旦走上正轨,就没有止步之日,需要不断地根据现实工作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但,所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如今身患气管炎和心脏病的陈启军说:“因为我们录入的人员当时可能只有二十多岁,几十年以后,他退休了,他的社保数据是完整的、准确的,是不影响他退休待遇发放的。我们为参保人员‘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承诺实现了,这正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价值远不止这些。2015年7月,全市电子社保业务开通了,很快在全市城乡铺开;11月,信阳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电子社保示范城市”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16年3月,信阳市人民政府给予市人社局记集体二等功,陈启军、邹超分别被记个人二等功。2016年12月,信阳市企业养老保险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彰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2014年至2016年度优质服务窗口。

“三位一体”惠民生

今天,当人们享受着电子社保带来的便利时,却很少有人知道,从跋涉千里到足不出户,从窗口前的十米长龙到现在的随到随办,从信息化到电子社保示范城市,这是怎样一条漫长的荆棘之途。信阳市人社局只用两年多时间,就变荆棘为坦途,法宝又是什么?

这两年,不断有全国各地的人社部门到信阳市人社局取经,大家带着问号来,带着叹号走,答案不一而足。然而,在李强的心中,答案却始终如一,那就是“让老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让老百姓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就得干部“多跑腿”。为此,李强带头深入基层单位调研,查实底,摸实情,对全市社保工作情况了然于胸;他以问题为导向,带领一班人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电子社保试点城市,取经学习,大胆破题,再造业务流程,构建出了实体办事服务大厅、网上业务服务大厅、12333咨询服务大厅“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网上业务服务大厅解决了大量的社保业务。而对不熟悉或没条件通过网上办理业务的少部分群众,遍布城乡的实体办事服务大厅能让他们就近办理。12333咨询服务大厅是对前两者服务的延伸和补充,让我们的优质服务全覆盖、无缝隙、零障碍。”说起“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李强如数家珍。

2月10日,记者在市人社局办事服务大厅里,碰到了大学毕业生王强,他感慨地对记者说:“我想到人才服务中心咨询档案管理的相关问题,正疑惑不知他们在几楼办公呢,却发现原来服务大厅就设有窗口,这还真方便。”

王强所说的办事服务大厅和一般人社部门的实体服务大厅不同。在这里,人社部门所有有对外业务的机关科室、局属单位都设置了服务窗口,业务相近的科室设置了联合服务窗口,过去群众办一件事要楼上楼下跑机关科室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目前,实体大厅共设置了43个窗口,受理102项人社业务。而全市955个村级社保服务平台则相当于将实体服务大厅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网上业务服务大厅则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用人单位或个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网址进入人社部门提供的系统,就能在任何地方完成社保业务申办。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参保人员,除了在退休时需到实体大厅提交个人纸质档案办理待遇核定业务之外,他一生基本上无须再为社保业务办理或领取养老金跑腿了。

在服务大厅企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的柜台前,记者看到,7个综合柜组一字排开,上方的服务人员自动考勤系统、经办绩效考核自动提醒系统和绩效考核自动测评系统正在实时显示相关信息。据企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征缴科科长付培旭介绍,过去6个工作环节办理的业务,现在1个综合柜组就能办理。每个柜组内设审核、复核、稽核3个岗位,根据业务风险程度采取单人、双人、三人经办制。他们既接受电脑系统自动分派业务,又面对面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并努力引导“实体业务做减法,网上业务做加法”。

录入和审核的时间关系比是9:1,就是录入一笔参保业务的时间是9分钟的话,审核只需要1分钟,现在录入由参保单位或个人完成,工作人员的精力侧重在管理和服务上,而那三个滚动实时显示的自动系统也让大家更有紧迫感,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

“信阳12333的功能现在可多了,除了过去的人工咨询服务,还能进行查询、经办、网上咨询,12333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自助服务终端等服务渠道可以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手段。”在12333咨询服务大厅,12333服务中心负责人甘经纬向记者现场演示社保信息查询,只见她登录微信后,关注信阳12333公众号,输入记者的社保卡号,个人信息、缴费信息、社保个人账户余额等一目了然,怎一个“方便”了得!

方便的何止你我?对在外务工经商的200多万劳务大军来说,他们将不但不用再为缴纳保费“跑腿”了,还能逐步在务工地享受到家乡社保人面对面的服务。去年12月18日,信阳在东莞设立首家驻外就业社保服务窗口,北京、上海、深圳、乌鲁木齐、郑州等地的信阳务工大军很快也将在务工地享受到社保直通服务。信阳的“社保红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惠民、利民、便民!

“我们的电子社保虽先行一步,但要继续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便捷、人人可及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信息化服务,最终实现‘足不出户’办妥一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实现全要素网上办结!”对未来,李强有着更多的期许。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时秀敏 赵雪峰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