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变淡,也许只因我们太“随便”

2017-02-04 来源:信阳新闻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论居高高朝堂,还是处僻野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对于春节向来是十分重视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著名的七绝诗描绘出我国古代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场面。厚重的年味代代相传。

然而近些年,每到春节,人们都在吐槽年味越来越淡。

或许年味真的淡了,时代在变,年味被匆忙的脚步、快节奏的当下冲淡,物质的丰富,让我们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饭带来的喜悦感,仪式的精简,让春节变成日历上沉闷而面目模糊的某一天。

记得小时候, 感觉到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是春节。小时候过年各种帮倒忙,然后看着父母忙着备年货,自己也瞎掺和,贴对联,等着吃年夜饭,等着看春晚,对了,还有守岁,每年都准时守岁,各种熬,而如今过年更像是一个符号,烙在每一个中国人脑海深处,有着发自内心的向往,然后却少了儿时的期待。

然而,真正的过年,是需要仪式感的。仪式,会让平凡的日子发光。想要有过年的味道,是不能随便的。

当然仪式感也不一定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也许只是那一点小心思、小用心。

拿起画笔,画一张年画;拍一张全家福,而不是只放在电脑、手机里,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夹在相册。

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团圆、祝福、温馨、祥和”的节日内涵。正如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所言:“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其精髓是两个字:爱和乐。缺少爱,节日就会缺少温馨和人情味;缺少乐,节日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一年一度庆新年,浓浓的年味是一种喜庆,也是一种愿望,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象征。我不知道真正的过年习俗,还有电视上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和隆重礼节。但我相信,不再随便、用心郑重的去对待过年的每件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还有家的温馨和快乐!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郑琦

您尚未登录!登陆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